未检办案手札:一个也不能“放过”!

2020年12月,银装挂树的日子开始悄然远去,还来不及体会来年方见雪的伤感,一起涉嫌入户盗窃的逮捕案件被放在了案桌前,小国,一个刚满16岁的少年,取保候审期间离家失联脱保。阅完卷,被盗物品使我陷入沉思——为找口吃的入户盗窃,只偷了几件衣服?准备好讯问提纲,依照法定程序,开始联系其法定代理人,但我万万没想到整个联系过程会如此令人感到无奈。数次拨打后对方终于接通电话,但一听缘由语气陡然变化,以忙碌为借口万般推辞,甚至叫嚣着让我们直接判刑。听罢,我心里一惊,这孩子监护缺失竟至此地,纸笔着重记下此情况后,为保障讯问顺利进行,依照法律规定,我们迅速联系指派了合适成年人到场参与讯问。

2

“回家就等于挨打”

远程提审的视频那边,瘦小的身影显得有些怯怯,低着头小声发问:“姐姐我是不是要被捕了?”作为检察官,释法说理是我的本职工作:“取保候审期间脱保,按照法律规定就是要逮捕的,不过我们还没最后决定。”话罢,他的眼神里透出点点光亮,开始一股脑的倾诉,他说姐姐我不是为了跑才离家的,我就是在家里待不下去了,我爸他们都疼我弟弟,还老打我,你看我身上的疤,都是我爸打的,他说:“我打算找份工作,我不敢回家,回家就等于挨打。”

3

提审结束后,我陷入沉思。回单位的路上,我在纠结,纠结于对他作出怎样的决定。他小学辍学,没有法律意识,在未满16岁就在老家偷骑摩托车,有再犯可能;取保候审期间又脱保,影响诉讼顺利进行,按照法律规定,应当逮捕。可是,他那一句“我在家待不下去”,一直像根刺刺痛我的神经。是呀,如果不是真的在家待不下去,他又怎么可能翻进人家家里去找吃的,最后偷几件衣服取暖蔽体;明知取保候审要求,还要离家换掉手机。

如何做到法理和情理的平衡,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成为我纠结的矛盾点。在研究案情时,我向领导汇报了案情情况和自己的处理想法,领导说:“我们未检在保证依法执法、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还要比办理成年人案件多想一步、多做一点,遇到每一个有救助可能的孩子就一个不能放过。”在结合案情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整个案件最终决定以无逮捕必要不批准逮捕。考虑他之前存在劣迹,且有脱保情形,在公安机关对他变更强制措施前,我提前联系公安同志取保候审同时要对他进行教育,并通知他父亲到场。做完整个决定后,领导嘱咐的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成为我下一步工作的谆谆督促。

“你们要判死刑就判死刑吧,这娃我没法管了”。电话那头的盲音让我深深的意识到这个孩子本身的问题以及他的家庭教养问题都是必须解决的事项,而对未成年人的矫治,家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能放弃,于是我再次拨通了电话,对方气呼呼的劈头就来:“别再给我打电话了,我一天忙的很”,再次拨打,便是无限的盲音……为保障取保候审阶段的顺利推进,我们决定先把他送观护基地进行观护帮教。

“是、是给我的吗?”

水杯、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是我们为这孩子提前准备好的。取保候审那天,依照规定,我们驱车前往看守所移送其去往观护基地。一件衬衣、一双单鞋、缩手缩脚团着移动是我们正式见面的第一眼印象。回单位的路上,车里沉默占据了主调,“如果我的孩子……”这样的想法刚起了个头便打着寒意止了这个如果的假设,我无法想象我的孩子像冬日落单的雏鸟一样,蜷缩着尚无法御寒的羽毛在北方的冬日形单影只、拼命求生。部内商讨后,经向领导请示,在领导的支持下,联合院妇委会一起为他采买了厚实的棉衣、换洗衣物、鞋子。这是第二次见面,我们嘱托着要好好听观护基地老师的话,他一一认真应承,眼神余光偷摸着掠过大包小包好几次,眼里透着艳羡,却又绞着衣角不敢发问,“给你买的,要听老师话,好好改正自己的问题,我们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给我的?是、是给我的吗?”他的眼里透着不可置信,在穿上新衣服的那一刻,他有些羞涩地咧嘴笑了。

“我也想回家过年”

“那个,有电话来吗?就是,就是有没有问我的电话……”不忍告知其父态度的我们选择了暂时隐瞒,“暂时还没有联系上。”刚因为有新衣服而亮晶晶的眼睛又垂了下去,绞着衣角绷着嘴角委屈着倔强:“哦哦哦,有时候就是听不太到铃声,我打了微信也还没接,嘿嘿嘿……”。倔强外壳也掩不住的委屈和对家人的渴望,让我们不得不尽快着手处理他回归家庭的问题。

我们联系指南针社工对他进行了社会调查,从社会调查来看,这个孩子小学辍学,规则意识较差,家中父亲教养方式粗暴,一旦做错事便是一顿毒打,父子关系紧张。改善他的监护条件,是我们下一步处理案件的关键。联系了他户籍地检察院的未检检察官周周,说我们想和他的父亲谈一谈这个孩子的监护问题,可能做未检的人都是热心肠。周周检察官答应联系当地警方和我们一起去谈,一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一方面当地检警在场,对他监护不当也能威慑。谈话中,他的父亲说:“你们不知道这个娃,我给他擦了多少次屁股了,我实在是没有精神管他了,我也要吃饭,不能天天围着他转。”我们告诉他,你的难处我们都知道,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是你的孩子,他以后的路还长,需要家长给他引导……。经过几次谈话和电话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的父亲同意让孩子回家,也愿意履行监护责任。2021年春节前,我们告诉小国,他父亲愿意他回家,他舒了一口气,小声的说他也想回家过年。

4

不要让越走越委屈的路成为回家的路

今年3月23日,为最大限度的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小国的情况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为了保证案件程序正当、实体公正处理,我们邀请了公安机关办案人、社会调查员、辩护人、被害人等到场,同时邀请区关工委、区妇联、区法院热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担任听证员,召开了附条件不起诉听证会。会前我还一直担心他父亲能不能参会,看到他们父子一起走进我办公室,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会上,听证员与其他听证参与人均同意对小国附条件不起诉,也对小国进行了教育,小国的父亲也答应接受亲职教育,改变教养方式,加强监护管教。3月30日,检委会最终决定对小国附条件不起诉,并要求针对小国法治和规则意识淡漠、职业规划不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联系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单位量身制作帮教计划,开展各项帮教工作和亲职教育,并根据小国的技能需求联系区人社局安排技能培训。

附条件不起诉并不是这个案件的结束,而是小国回归社会的开始,在为期六个月的帮教考察中,小国会有怎样的表现;六个月后他能否如期完成帮教计划,这些还都是未知。但我们未检人相信“有限的付出,无限的收获”,希望我们能在这些孩子误入歧途、临近悬崖时,拉他们一把,然后看着他们走回正路,走向光明!也希望每一位父母加强对子女的监护,不要让孩子回家的路成为他越走越委屈的那条路。

版权声明:
作者:jiujiu
链接:http://www.xtchongjianji.com/hot/5641.html
来源:久久小说网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